本学期的第十二至十四个教学周,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学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各位教师积极组织本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成果展示。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束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教学活动方案》对各班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让各小组结合专业或组员特长选择了合适的实践形式。各小组选择的实践形式包括:黄河文化艺术作品展、黄河水情图展示、黄河故事演绎情景剧(剧本杀)、黄河文化采访、黄河文化微视频制作,关于黄河的故事汇、黄河文化经典诵读、黄河文化手抄报及“黄河大合唱”手指舞等,各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工创作、并团结协作进行演练,确保本组在第十二至十四教学周的课堂上呈现出高质量的原创实践成果。
在实践成果展示伊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各教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内涵及特质,讲述了黄河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于河南乃至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同学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深刻理解之后,各组的实践成果展示陆续进行。

在插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展示中,同学们或以画笔或以相机为媒介,将心中的黄河印象化作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或照片,呈现了黄河岸边的丰收景象,金黄的麦浪与奔腾的黄河水相映成趣,展现出黄河流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或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黄河的雄伟轮廓,同时配以独到的见解与古老的诗词,彰显黄河文化的厚重底蕴。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们对黄河文化的独特理解与热爱。

在黄河文化微视频制作展示中,流畅的剪辑画面和流利配文解说,让台下的师生领略了黄河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从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到黄河入海口的湿地风光,从黄河故道到现代化的水利枢纽工程,一帧帧画面生动展现了黄河的多元魅力与时代新貌。
在黄河故事情景剧(剧本杀)演绎展示中,同学们或以“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大禹治水”为蓝本或以近现代黄河治理为基础进行故事情节和线索的设计,情节完整生动,或演绎了故事中丰富的人物情感或展现了革命战士无私的奉献精神、无畏的斗争精神,让台下师生感受到了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在对作品进行文化内涵的解说环节中,各组同学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讲述黄河的历史变迁、灿烂文明以及黄河流域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故事,他们或激昂澎湃歌颂黄河的雄浑壮阔,或娓娓道来追溯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次黄河文化实践活动中,为了创作,部分学生亲自来到黄河边、毛主席视察黄河处及临河广场,探访了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公园等地方,同学间的团队协作,增强了动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此次实践活动拓展了“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体现了我校黄河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办学特色;本次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坚定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增强了青年大学生成长为中原崛起、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行动自觉。(文/图 赵艳娟)